★ 預防熱傷害 ★
預防熱傷害
一、產生原因:空氣不流動,散熱速度下降,產熱大於散熱速度,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,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,若再加上人體溫度調節不佳,
則容易產生熱傷害的症狀。
除了大太陽下過度運動外,在室內也有可能會發生。
二、預防措施:1、保持良好的空氣流動。
2、適時補充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。
3、不可補充含糖飲料,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。
三、症狀: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、體溫升高、皮膚乾熱變紅、心跳加速、無法流汗,嚴重者甚至神智混亂、抽搐、昏迷等等。
四、出現症狀之處置:
1、蔭涼:把患者移動到蔭涼通風處,可以選擇樹下、走廊、教室等有遮蔽物的安全地方,並且讓附近圍觀同學散開,勿形成人牆讓空氣不通風。
2、脫衣:衣物穿太多不透氣或是緊繃導致
3、散熱:冷氣電扇或手動搧風,冰袋置於手臂、腋窩、頸、膝等處
4、喝水:意識清楚下,提供電解質飲料(如運動飲料)或含少許鹽分的冷開水
5、送醫:如果已失去意識或劇烈痙攣,讓患者呈昏迷體位(側臥頭向後仰),盡快求救並送醫治療
「不用酒精、不用退燒藥」,有可能為熱傷害患者帶來二度傷害,前面提到首要為患者做的事就是移至蔭涼處後用冷水降溫,酒精屬於揮發性高的液體,若用來擦拭在患者身上,僅能「暫時」製造表面皮膚已降溫的現象,同時毛細孔愈冷收縮,反而有礙身體的散熱行為。
檢附:預防熱傷害衛教宣導素材
公告重要性:
重要
公告單位:
學務處國中健康中心
瀏覽數:
分享